德育(少先队)工作计划
(2013—2014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县局2014年德育工作意见和学校工作计划,坚持“育人为本、素质为重、安全为上”的工作理念,树立“全面德育,全员德育,全程德育”的“三全”观念,以“弘扬民族精神”、“诚信、亲情、生存”教育为主线,密切结合学校其他工作,加强德育渗透,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二、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养成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2、围绕常规管理和素质教育两条主线,实现成人、成才、成功教育。
3、强化“大队部-年级-班级”三级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4、开展“三个一”主题活动,即每周一次国旗下讲话、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德育主题活动。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利用班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将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抽查各班班会情况。
3、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精神及审美意识。
4、开展不同形式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具体实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营造育人氛围。
1、倡导全员参与,全力营造德育氛围。
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一是要加强德育工作领导。成立校长、教导、少先队组织为德育领导核心小组,保障德育工作领导作用。二是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思想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坚持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三位一体。
2、学习法律法规,提升教师德育理念。
加强学习,提高每个教师的德育素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规,增强遵纪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觉性,提高自身科学育人的水平。
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加强职业道德自律,规范教学行为,增强爱生意识,关心学生品行健康发展,认识并掌握教育规律,坚持耐心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全面关心、爱护学生,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善用表扬、鼓励的武器,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3、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学科德育功能。
深化以思品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核心的德育教科研,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做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学生思想修养相统一,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的能力,使之形成理想与信念,进而转化为发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4、抓好“三个结合”,开展多元教育活动。
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定期召开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的多方面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活动,进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配合各级关工委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以及外地民工子弟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二)强化养成教育,提高德育实效。
1、抓好学校常规,创建积极向上校风。
以教导处、少先队管理为一体,进一步强化学生升国旗、卫生、纪律、两操、校门口值勤等常规方面的自觉意识,抓好文明礼仪教育,使全体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校风。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坚持文明班级的评比制,常规检查反馈、督促、落实制,使常规管理达到精细化。
2、加强少先队工作,提高少队干部管理能力。
加强少先队工作,形成制度化、常规化,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健全组织,定期开展活动。要充分调动少先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更多的队员参与到管理当中,引导队员在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监督。
3、安全警钟长鸣,坚决杜绝安全隐患。
学校将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晨会、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安全隐患。加强教师值日工作,要求值日教师提高责任感,做好放学时同学的护导工作,对早到校、晚离校的学生加强管理,规范活动要求,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安全活动。
(三)丰富活动形式,培养文明学生。
1、抓好每个月的主题教育。本学期共有四个月,根据每月主题确定每个月的晨周会及国旗下讲话要点,并要求各班将这些要求认认真真贯彻到每一个学生的言行中,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日积月累的教育熏陶中不断提高。
2、继续开展“蓝丝带环保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组织校内外环保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3、开展节日活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中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各班要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爱国、爱先烈、爱家乡、爱父母、爱劳动人民的热情。
附:各月份活动安排
二月份: 主题:新学期准备工作
1、制定德育、少先队工作计划。
2、印制少先队使用的各项表格。
3、谋划新学期常规管理工作,力求开学第一天正常运转。 4、进一步细化大队干部和保洁值日监督岗值周制度。
5、完善红领巾广播站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制定红领巾广播站工作计划。组织好第一次红领巾广播。
6、准备好新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
7、每周一古训要求人人能背诵,能知晓意义,并落到实际行动上,学校将组织抽样调查。
三月份:德育主题:1、新学期常规管理工作
2、启动“学雷锋文明礼貌月”系列活动。
1、举行一次以“学八礼”和“学雷锋”为主题的升国旗仪式。
2、每周一古训,继续学习《弟子规》的内容。
3、人人知晓“八礼”的内容,并要求每天诵读。(大队部下发具体实施方案)
4、人人会讲一个关于雷锋的故事,背一句雷锋的名言,将搜集到的名言记在摘抄本上(课外阅读背诵,班会课交流)
5、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三个一”活动。活动内容:为妈妈做一件小礼物;对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回家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6、各班利用班会课,板报等宣传阵地展开宣传,出一期以“文明礼貌月—学八礼”活动为主题(体现雷锋精神)的黑板报,要求工整清晰,图文并茂,有可读性,有号召力(由教导处、德育处统一检查评比)。
7、各班开展一次以“学八礼 ,做文明少年”为主题的班队会。
8、三至六年级学生办一张关于“学八礼”的手抄报,择优上交大队部,每班5份。
9、学校广播站主办一期“我与雷锋同行”主题播音。
10、参加一次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
11、启动“蓝丝带”环保志愿者活动,要求各班成立“蓝丝带”环保小队。
12、广泛开展做好人好事活动,每人至少做一件具体而有意义的好事。
13、在植树节开展校园认种花草树木活动。
14、在学生中开展结对帮学活动,要求各班主任亲自负责实施,并注意掌握具体情况,以此为契机,增进学生友谊,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15、评选“文明礼貌月先进班集体”和“学八礼”小明星。 四月份:德育主题: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文明学生——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1、号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以及清明节为主题的文章或剪贴报,制作成册,利用班队会时间进行交流。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上交大队部。
2、办一张“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的手抄报。
3、学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
4、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
5、开展一次以“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班队会。 6、更换后墙报,书写中国名人、伟人的格言、警句。 7、在学科教学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8、一年级队前教育 9、做好春季厕所、环境卫生、四害消杀工作。 10、“蓝丝带”环保志愿者活动阶段性小结,表彰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 五月份:德育主题:劳动最光荣,热爱劳动人民系列教育活动 1、 红领巾广播站播放“劳动者之歌”栏目。 2、 召开一次以“歌颂劳动者,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 3、 以“母亲节”为契机,开展“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真情回馈、温情行动。 4、 一年级举行入队仪式。 5、开展校内劳动课。 6、法律、交通、防火知识讲座,进行安全教育;
六月份:德育主题:刻苦学习,争创佳绩 1、召开以“刻苦学习,争创佳绩”为主题的班会。 2、红领巾广播站播放刻苦学习的故事。 3、开展校内“十星少年”评选活动。 4、学校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5、德育课题资料的整理。
七月份:
1. 德育工作、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总结。2.有关资料整理归档。
少先队大队部
2014年2月 |